Wang Hong Blog

Wang Hong's personal achievements

近期评论

您尚未收到任何评论。

分类

验证

21年的一年时间里,她每次吵架都来找我,有些需要帮忙的偶尔来找我一下,让我发现这个谎言的是一次借视频的账号,起初没有在意,但是登录设备多了,有的设备就登录不上了,自己就使用主账号去尝试移除一些很久不用的账号。让我意外的发现,登录地点在南京,可是她分明说是在苏州读研啊!

那个小小的“南京”登录记录,像一颗投入死水的石子,激起的涟漪却在我心里掀起了滔天巨浪。起初,我只是微微一愣,随即涌上心头的是一种荒谬的、近乎滑稽的怀疑:“是不是系统出错了?或者她只是路过南京?” 我试图用最合理的解释去覆盖这个刺眼的事实,因为承认被欺骗,意味着要推翻过去几年的认知,这代价太过沉重。我甚至下意识地刷新页面,反复确认,希望是自己看花了眼。但那个地名,冰冷而清晰,像钉子一样钉在屏幕上,也钉进了我的脑海。

当“在苏州”和“南京下雨”的记忆碎片被强行拼接在一起时,一股冰冷的战栗瞬间从脊椎窜上头顶。我握着手机的手微微发抖,心脏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攥紧,呼吸都变得困难。那一刻,不是愤怒,而是一种深入骨髓的荒诞感被愚弄感。她那句“妈妈告诉我的”借口,此刻回想起来,每一个字都像在抽打我的脸。我仿佛能看到她一边在苏州悠闲地生活,一边对着手机编织着谎言,而我,像个傻瓜一样,隔着屏幕接收着这些精心炮制的虚假信息,甚至还曾为她的“细心”而感到一丝暖意。这种认知上的颠覆,让我感到一阵强烈的恶心和眩晕,仿佛脚下坚实的地面瞬间变成了流沙,我正急速下坠。

我强迫自己冷静,开始在记忆的迷宫里艰难地跋涉。每一次她“恰好”知道南京的动态,每一次她描述的生活细节与我后来发现的现实不符,都像一把生锈的钝刀,在我心上反复割划。我发现自己陷入了一种近乎偏执的回忆状态,像一个侦探,又像一个受虐狂,一遍遍回放着过去的对话、表情、语气,试图从中找出更多被忽略的破绽。每一个被证实的谎言,都让我对自己的判断力产生更深的怀疑:“我是不是太蠢了?太容易相信别人了?我是不是根本就看不清人心?” 这种自我怀疑的旋涡,比单纯的愤怒更让人窒息,它侵蚀着我的自信,让我觉得自己不仅被欺骗,还被剥夺了最基本的判断能力。

更让我内心撕裂的是那种身份上的悬空感。让我内心充满复杂情绪和巨大矛盾的是,我始终清楚,我们之间并非情侣关系。我们可能有过暧昧,有过深入的交流,甚至有过超越普通朋友的互动,但从未正式确立恋爱关系。,这个事实像一道无形的枷锁。当愤怒和委屈如岩浆般在胸中翻腾,想要质问、想要讨个说法时,这道枷锁就会立刻收紧。“我算什么?有什么资格去管她的行踪?去要求她的诚实?” 这种自我诘问,像冰冷的雨水浇灭了愤怒的火焰,只剩下无尽的委屈和无力。我甚至开始为自己的“过度反应”感到羞愧,仿佛我的痛苦是因为“想太多”、“太较真”。我选择了沉默,将所有的证据、所有的怀疑、所有翻江倒海的情绪,像处理危险品一样,层层包裹,深深埋藏。这种压抑的过程,本身就是一种酷刑。每一次看到她的消息,哪怕只是简单的问候,我的心都会猛地一沉,胃部一阵抽搐,伴随着强烈的生理不适。我表面上平静地回复,内心却在尖叫:“骗子!你又在演戏!” 这种分裂感让我精疲力竭。

那个登陆地点,最终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,也成了我精神世界崩塌的起点。它不再仅仅是一个技术证据,它象征着我过去六年所相信的一切都可能是一个巨大的谎言。我感到一种深不见底的孤独和虚无。原来,我倾注了如此多情感和信任的对象,其核心竟是如此的虚伪和算计。这种被彻底背叛的痛楚,混合着自我怀疑的折磨和“名分”缺失带来的无力感,形成了一种复杂而深沉的痛苦,日夜啃噬着我的灵魂,让我在无尽的回忆中挣扎,渴望一个答案,一个道歉,一个能证明我并非全然愚蠢、我的付出并非毫无价值的证明。

Previous Article
Next Article

发表回复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.

*
*